為了去汙名化,國際已將麻風改稱為「漢生病」,未來在故事中,我們將「痲瘋病」去病字為「麻風」。
在台灣經歷SARS及COVID-19,特別是COVID-19在毫無預警下,成為你我這世代的共同記憶,20世紀初在台灣曾有一段崎嶇坎坷的公衛歷史,你可能聽過「麻風病」,在台灣外有個神秘禁地名叫「樂生」,在隔離世界裡的悲歡人生演繹出獨特的生活面貌,透過老照片帶我們穿越歷史,讓歷史說話,聽聽過去,想想現在,以更多的耐心與方法去理解,而不是盲目將無知視為是一種恐怖與麻煩。
樂生療養院成立於1930年,迫於需要,日本總督府設立台灣第一家官方麻風療養院,為嚴格控管麻風傳染,採取強制收容,終生隔離的手段,因疾病污名,樂生療養院背負天譴烙印,孤懸於社會,是病患的庇護家園。走過日據時期,歷經省衛生處。人數最多收容1118人,在這隔離的世界,他們的血淚以及辛酸,只能隱匿在樂生,獨自療傷,
隔離的生活以院為家,院內的住民為了生活所需,自給自足,學習各式各樣的技能,從碾米到畜牧、從雕刻到藤編,從料理到理髮,甚至是自蓋磚窯廠,住民逐漸發展成一個小型社區,就連砌磚、烹飪、木工或刺繡都有專業人才,當然也少不了各項休閒娛樂,籃球、撞球及田徑,有國樂還有西樂,院民大自大江南北,可說是人才濟濟,深鎖在隔離家園,演繹著一齣又一齣的悲歡人生。
來聽台灣娘子說故事,更多好聽的故事,歡迎訂閱,分享,開啟小鈴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