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社會綜合 ─ 重建大營盤 許孩子一個未來
2003/04/28

文/林家群

   由於現代醫學科技發達,痲瘋病在海峽兩岸都已成為不具傳染性的疾病,但早年痲瘋發病會傳染,必須隔離治療,加上痲瘋病對人的肢體產生的傷害,讓病患常自慚形穢,多不願與外界接觸,以致於痲瘋病人常自我封閉,並隱匿在社會角落。

   在台灣,位在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的署立樂生療養院是全台唯一收容痲瘋病患的醫療機構,數百位院民接受政府完善照顧,隨著社會大眾了解痲瘋已不具傳染性並接納院民後,院民近年來已漸漸走出院區與外界有了溫暖的接觸。

   不過,據「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執行長張平宜說,中國大陸目前約有三十二萬痲瘋病人,其中二萬人住在八百多座痲瘋村內,他們根本回不了社會。尤其是雲貴川那些位於崇山峻嶺或偏遠地區的痲瘋村,病患不僅與世隔絕,更深受社會歧視,最可憐的是他們正常的後代因此也背負痲瘋父母的原罪,淪為社會邊緣人。

   三年前張平宜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共走訪廿來個川滇地區的痲瘋村,親眼目睹痲瘋病人的悲慘際遇讓她最痛心的是在毫無希望的痲瘋村內竟然有一群正待成長、茁壯的小孩,他們是一群一般人看不見的小孩,跟父母被流放在痲瘋家園,在疾病的陰翳下成長,大部分的他們沒有機會就學,有些連一口自來水也沒喝過。

   直到張平宜發現四川涼山州越西縣高橋痲瘋村內,竟然有個簡陋的「掃盲」小學叫大營盤,深入了解這所學校的來龍去脈後,她被痲瘋父母卑微的心願所感動,這些痲瘋父母被社會隔離了一輩子,唯一盼望的就是他們無辜的下一代能夠有點文化, 回到社會上做個正常人。

   返台後她決定要發動台灣社會關懷的力量,伸出援手,建立一所痲瘋病人子女專屬小學,為孩子們耕耘一個真正的希望。 歷經一年半的奔走籌款,大營盤小學得以重建。從兩間破教室,一個代課老師一直到現在學校有四間教室、一個活動室、圖書室、醫務室、廚房、餐廳等等,加上百名學生,三個代課老師,三個公辦老師,大營盤小學已蛻變為一所擁有正常學制的鄉村完小。校訓就是「快樂、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大營盤小學重建基金全數來自台灣社會各界。有老榮民的退休金、老阿嬤的金戒指還有不少小學生的零用錢,另外協會為了展開自力救濟,也義賣了不少善心人士義捐的蠟燭,如此涓滴成河,積少成多,終於重新打造大營盤。

   相對於其他的希望小學,張平宜強調這所大營盤小學可以說至台灣人送愛到大陸痲瘋村最具體的展現。因為大營盤不僅是涼山州第一所官辦民助的特殊小學,同時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所痲瘋病人子女專屬小學,在人權史上皆獨具意義。

   為了協助大營盤的發展,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成立後更實行兩項創舉,一是開辦十元營養午餐,二是針對品學兼優的學生設立樂生獎學金。對這些沒有踏出過痲瘋村的孩子來說,台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但是台灣人千里迢迢送過來的愛心,正如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充滿了驚喜。

   關於大營盤的未來,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有循序漸進的做法,除了健全小學正規教育發展外,希望針對大營盤失學的青少年將成立成人掃盲班,加強農牧職訓,或設立女子家政班,培養其生活技能,不要虛擲他們的青春歲月。

   另外,協會還希望成立兩岸生活體驗營,每次設計不同的文教衛生主題,號召兩岸志工直接到大營盤服務,除了實現生命自我價值,更能拿出實際關懷的行動,為這群最弱勢邊緣兒童找回快樂與希望。

   捧著新課本,大營盤小學的小朋友大聲唸著課文,彷彿已由書本中看到她將來的希望。